- 本站部份图文由网上收集,所有资源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即时通知,本站将立即删除!--小学教学设计网
教学过程:
一、 观察场景图,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师:谁来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
生1:1只灰兔、2只白兔;1只灰兔、2只白兔……
生2:每3只兔为一组,每组中有1只灰兔、2只白兔
(让2到3名学生说一说,加深学生的理解过程。)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看来上一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掌握得不错。那今天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找规律。
出示例2中的问题: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先独立思考,再尝试解答。
【设计意图: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注意选择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学生探索规律的素材。来自于实际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交流解答方法。你是怎样计算的说给大家听。
可能:
生1:列举:
生2:画图:● O O● O O ● O O ●O O ●O O ●O O……
师:你用的方法是……?(画图)。
生3:计算:18÷3=6(组)
师:你能和大家说说这个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生:18只兔像这样3个一组的分,可以分成6组。
(让2到3名学生说一说)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课件将盆花一组一组排成一个竖排,)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生说出:每组有1只灰兔,2只白兔。
师:那接下来怎么做呢?
生:灰兔一共有6个1只,1×6=6(只)
白兔一共有6个2只,2×6=12(只),或者:18-6=12(只)
答:灰兔一共有6只,白兔一共有12只。
师:那我想进一步确认这位同学算得对不对,怎么办?
生1:再算一遍。
生2:检验:6+12=18(只)。
【设计意图: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例2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这里的“进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发现——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摆放(排列)的规律。二是自觉应用——有选择地使用一个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有几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排列次序、每种物体的个数等。】
师:那你能完整的说说解决这题的过程吗?
生:……
师:追问,谁还想再补充?(多让几个学生说,大致能说出以下内容则止)
小结:方法,步骤。
(1)几只兔子一组;
(2)每组中灰兔、白兔的只数;
(3)求出灰兔、白兔各有多少只。
(4)检验。
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那我再稍改动下题目你又会不会呢?(出示试一试)
二、 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
师:小组内讨论你是怎样想的。
生活动,师巡视。指名答。
生1:20÷3=6(组)……2(只)
灰兔:1×6+1=7(只)
白兔:2×6+1=13(只),或者:20-7=13(只)
师: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20只兔像这样3个一组的分,可以分成6组,余下2只。
- 上一篇文章: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广州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单词及音标学习